中国出版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两大发展高潮,目前正快步进入专业出版时代。专业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大学出版社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专业出版的内涵和特点
专业出版是指以专业性和学术性信息为出版内容,以特定专业从业人员为读者对象,并通过专业营销渠道发行出版物的出版活动。新时期专业出版的内涵包括出版内容专业化、出版手段专业化、营销渠道专业化、整体设计专业化等。
专业出版具有平台高、利润厚、市场细分程度高、积累长、要求高等特点。
一、平台高。专业出版主要是发挥出版社所依托单位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资源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飞机出版工程”,就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独有的专业资源和区位优势。
二、利润厚。专业出版可以获得国家和各类研究机构的研究、出版基金和补贴的资助,高定价的专业出版物有着比较稳定的读者群体的刚性购买需求,加之可与数字出版、版权贸易嫁接,因此专业出版有着较大的、相对稳定的赢利空间。
三、市场细分程度高。某个专业的从业人员可能在全国只有数千人,这些专业出版物就是为小众市场准备的,对营销人员的要求更高。
四、积累久。出版社要在某个专业出版领域形成品牌,必须对该专业领域长远规划、精耕细作,有的甚至需要几十年、上百年。当然,专业出版品牌一旦树立,其他出版社很难撼动其地位。
五、要求高。专业出版对出版物整个出版过程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如编辑必须能够在专业上与作者进行交流、对话,营销人员也必须对图书内容有所了解,能够开发相应专业营销渠道。
专业出版的赢利模式
相对于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专业出版有着特定的赢利模式,主要包括高定价、基金和补贴、数字出版、版权贸易等。
一、特定市场的高定价模式。大众出版指向娱乐,教育出版指向知识,而专业出版则指向专业信息和专业服务,这也决定了专业出版不仅提供了图书,更提供了提升专业技能、解决专业问题的宝贵信息和服务。由于内容资源稀缺、出版质量高、信息附加值高,专业出版物通常定价较高,有的甚至高于一般大众读物数倍、数十倍,这也是国际惯例。
二、基金和补贴模式。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对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繁荣日益重视,为支持高水平精品图书出版所设置的各类基金投入越来越大。这成为很多大学出版社销售收入的重要来源。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获得各类基金、补贴近2300万元。
三、嫁接数字出版专业资源库模式。专业出版与数字出版是表兄弟,两者血缘最亲,离得最近。数字出版有着容量大、便于搜索更新等特点,是切合专业出版要求和专业人士使用偏好的出版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建设的“科技文献双语语料库及翻译与教学平台”,将无法以纸质形式利用的大量英汉科技文献语料以数据库的形式集成使用,满足了科技文献英汉双向专业翻译与教学的需求,获得上海市科委“数字出版项目扶持资金”资助。
四、版权贸易赢利模式。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学术专业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图书被国外的出版社买走外文版权,而具有国际水平的原创专业图书在版权贸易市场上有着独特的竞争力。
大学出版社发展专业出版的重要举措
专业出版要做强做大,大学出版社必须超前规划、理顺思路,采取系统的发展举措。
一、要将专业出版和品牌建设结合起来。能不能驾驭大的品牌,是一流出版社和一般出版社的重要区别。大学出版社应当紧紧依托母体大学的专业实力和影响力,把学科品牌转化为出版品牌,这是大学出版社的天然优势。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全国顶尖的学科点,出版社紧紧依托这个科研优势,着力开发“船舶与海洋出版工程”专业出版板块,策划出版了《船舶工程技术手册》等一系列高品质专业图书,获得了专业界的高度赞誉。
二、将专业出版和建设专业营销渠道结合起来。专业规模化首先是渠道专业化,专业图书与大众图书、教育图书的营销渠道建设有较大差别,需要确定专业细分市场,并把这个小的目标市场做足做透,这不但关系着专业出版的赢利水平,也关系着专业出版的品牌塑造。
三、将专业出版和建设数字出版数据库结合起来。独特的专业内容资源与数字化传播方式嫁接后形成的专业资源库,形成了出版合力,创新了专业出版的模式,延长了专业出版的产业链,为专业出版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数字出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资源。
四、将专业出版和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专业出版,要求我们针对即将重点发展的品牌出版板块,提前布局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编辑,鼓励他们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培育一批能够把握学科前沿最新动向的学者型编辑。
五、将专业出版和国际化战略结合起来。专业出版必须在全球出版界和专业界谋求国际声誉,因为只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专业出版,才是真正有品牌的专业出版。
六、将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结合起来。专业出版中有教育出版,教育出版中也有专业出版,二者多有交叉、重叠,是共生关系,不是冲突关系。当前,教育出版在我国大学出版社产品结构中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由于面临学生人数稳定、教材循环使用、政府采购、网络冲击等不利因素,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板块在大学出版社发展中将处于相对稳定和滞涨的阶段。而专业出版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继续稳定教育出版,创新谋划专业出版,使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融合资源,共同发展。
当前,中国出版业集团化、国际化、数字化趋势不断深化、大大提速,对大学出版社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这个大背景下,谁在专业出版上领先一步,谁就将在日益激烈的出版竞争中取得先机,从而奠定大学出版的百年基业。(韩建民)